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海外投资 >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探寻欧中合作新路径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探寻欧中合作新路径

文/ 张梅 董光耀

欧中双方同意欧洲投资计划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包括创建互联互通平台,并且双方将加速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这都将给欧中未来深入合作找到新的路径

62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总部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会晤后,李克强与图斯克、容克共同见证了中欧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知识产权、海关、质检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

此次出访,欧中双方在战略投资计划对接、基础设施共建、第三方合作等方面达成突破性共识。中方愿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队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参与欧盟近期推出总额3150亿欧元的欧洲投资计划。中欧双方可以以装备制造为重点,在第三方合作上取得突破。同时要面向产业投资需求,在金融合作上取得突破。

这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同时也给当下的欧洲带来重大利好。此次欧中领导人会面,将会给欧洲带来哪些新的机遇?中国投资者又将有什么机遇?对此,本刊第一时间专访欧盟驻华大使史伟(Hans Dietmar Schweisgut),诠释欧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内涵。

 

加深多领域合作

《中国投资》:欧方认为,此次欧中领导人会晤有哪些亮点?

史伟:我主要谈谈经济议题。此次会晤在投资、创新和气候变化三大领域取得了若干成果,这些领域不仅将定义双方各自的未来发展,也将定义双边关系的未来。这表明了欧盟与中国除拥有相同的利益,还有意愿将其转化为互利的动力。

在投资方面,欧中双方同意支持欧洲投资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对接,包括创建互联互通平台以及全面加速投资协定的谈判;知识产权方面,我们着重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创新合作方面,欧盟着重于建立联合融资机制和研究项目的对等准入。并且,考虑到创新对于经济和社会的重要作用,欧中双方在知识产权和创新合作方面提升了双边关系的级别。投资和创新双引擎将促进领导人在会晤中所强调的关键领域,包括数字经济、城镇化和环境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们致力于互相合作促成在2015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一项目标宏伟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这既是肯定了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威胁,也是出于认识到了国内或国际层面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将在能源安全、生产力、就业、健康、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因此,此次领导人会晤宣布欧中将在包括排放交易、低碳城市和低碳技术在内的实际行动中加强合作,并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航空和海上排放等方面的合作。展望未来,我们将探索在欧盟内部、在中国以及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低碳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投资的合作机遇。

此次领导人会晤还要求经贸高层对话将上述目标变为现实,在今年9月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之前,我们要进行的工作十分关键。

此外,中国国家发改委也将在上述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我深信,若双方能努力达成这个目标,也许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会成为双边关系的真正转折点。

在有些领域,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成果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我曾经希望欧中双方能够在数字经济合作方面明确认可互惠原则,能够成功地结束有关地理标识的谈判;包括世贸组织信息技术协定、政府采购协定和环境商品协定在内的多边谈判中,使用更有力度的语言。

 

《中国投资》:会晤期间,双方领导人同意尽早达成中欧投资协定。您如何看待中欧投资协定对提升中欧经贸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谈判进程欧中双方应作出哪些努力?

史伟:欧中尚未开发的投资领域潜力是巨大的。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几乎与处于第一位的美国持平。欧中之间每天进行的商品贸易额已达12亿欧元,但双边投资总额却仅为欧中各自投资总额的不足2%。目前的现实是,欧盟与美国的贸易量大致和欧中贸易量持平,但欧中之间的双边投资比欧盟与美国之间的投资额低大约10倍。

要释放这个巨大潜力的关键是,确定一项目标宏伟且全面的投资协定。从中国角度来看,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将锁定欧盟的开放水平,引进单一的最先进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以取代中国现有的与27个欧盟成员国签订的26项不同的投资者保护协议。我们当然希望尽可能快地推进谈判进程,但是对欧盟来说,内容的重要性远超速度。至关重要的是,双方首先必须实现市场准入的宏伟目标和全面保护投资者的承诺,然后才能达成协议。这几乎是原话转述双方领导人在最近一次会晤时给我们下达的任务,现在要看双方如何把这个任务转变成现实。

 

战略对接

《中国投资》:李克强总理此次访欧,对欧盟的意义有哪些?

史伟:此次访欧是欧盟新一任领导就职后,李克强总理首次对欧盟机构进行访问。此次会晤所建立起来的良好工作关系,对于开放、坦率处理各种问题并提升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都至关重要。李克强总理在中欧工商峰会上的讲话以及他在领导人会晤时的提议,都将成为我们未来工作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投资》:在中欧多层次双边关系中,经贸关系是核心,而越来越密切的经贸关系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摩擦。中国和欧盟之间还将做出哪些努力,以保证双方经贸合作往来健康持续发展?

史伟:现在,欧中每天的商品贸易额超过12亿欧元,这必然会存在一定水平的摩擦,应该通过对话来解决。欧中贸易摩擦,也不应该使我们忽视了双边关系中最有益的部分——绝大部分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财富和就业的增长。中国的崛起,也的确意味着中国将会与欧盟的某些高附加值产品产生更多的竞争,这也就意味着扩大了摩擦的潜在范围,有时可能会影响整体双边关系的稳定。

摩擦的最佳解决方案首先是预防,即消除其产生的根源。这些通常与市场扭曲相关,包括政府补贴、歧视、知识产权的不公平占有等等。中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议的多项改革都能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即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真正地实现对外国投资、产品和服务以及采购的开放;实行法治;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我们全心全意地支持这些改革的努力。

预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避免引入新的障碍或不平衡。包罗一切与安全有关的法律就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壁垒,这也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中国国内需求的不断下降,有可能带来进口的下降以及与第三国贸易顺差的逐步增加,中国政府支持走出去战略而带来的欧洲投资者对补贴问题的争论等等。因此,双方当务之急是要消除这些担忧,保证健康和可持续的商务环境。

 

《中国投资》:欧盟如何看待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在实现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过程中,欧盟将采取哪些措施?

史伟:欧中双方有两个重要的倡议,即欧盟的欧洲投资计划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这两个战略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其对接也得到双方的积极支持。广泛的互联互通平台的创建(不仅连接交通,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如电信、能源、海关、产业合作等)以及目标宏伟的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成功,将成为确保充分利用两个战略对接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