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光伏的产业政策进入密集发布期。备受关注的光伏度电补贴政策《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有望出台,而针对光伏并网的两份国标《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和《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也将出台。
此前,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拟推6项解决措施,包括重点拓展分布式光伏,电网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电量,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保障分布式光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资金及时发放到位,鼓励金融机构缓解企业困境等。
这些政策直接指向近来饱受欧盟双反之苦的中国光伏行业症结。6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调查结果和临时制裁方案:欧盟委员会认为中国企业光伏产品价格比正常市场价格低88%,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组件、电池片和硅片征收临时性的反倾销关税。
临时性的关税制裁将会分为两个阶段:2013年6月6日-8月6日,实行11.8%的较低水平关税;2013年8月6日-12月调查结束,实行平均47.6%,实际在37.2%-67.9%的高水平关税。在两个月的过渡期内中国厂商可以同欧盟委员会进行协商寻找替代方案,未达成一致意见的企业过渡期结束后将会遭受高水平关税制裁。
欧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也是我国光伏企业最大的出口市场。根据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数据,2011年和2012年1-4月欧洲地区在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中占比分别达56.94%和53.93%。在我国主要组件生产企业销售收入中,来自欧洲地区的收入普遍在50%左右;硅片生产企业欧洲地区收入占比略低,但也在30%左右。
“中国光伏厂商产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主要在低成本优势,售价一般比德国、日本组件产品低30%左右。惩罚性关税的第二阶段平均47.6%的关税会使中国光伏厂商彻底丧失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将不可避免丧失欧洲市场份额,对处于严重亏损的中国企业将会造成严重冲击”。中债资信公司分析师韩昭表示。
这意味着过去作为出口主要市场的欧美对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关闭了大门。新的市场出路被寄望于国内市场的迅速开启,而补贴政策则是这一市场的催化剂。
国内市场即将开启
中国光伏的主要出口地是欧洲市场,欧洲地区光伏市场启动较早,德国、意大利等国在2001年前后就开始制定光伏发电规划,进行财政补贴。经过多年发展欧洲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光伏市场,2011年单意大利、德国、法国3国光伏新装机容量就占全球新装机容量的60%以上。
“欧洲为了促进光伏发电,补贴在需求端,也就是补贴发电端,不论国内厂商还是国外厂商均可以享受其补贴,因此来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因为成本低廉而占据了较高市场”。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嵎喆说。反观国内,光伏的内需市场一直未能打开,因此多年来光伏组件厂商主要依赖国际市场。
“内需市场不足的症结所在是利益相关者考量不足”,张嵎喆表示。为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释放广阔内需空间,过去我国主要采用了大型光伏电站上网电价补贴、金太阳示范工程补贴与光电建筑一体化补贴3种补贴形式,但进展缓慢。
对投资者而言,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给予70%的工程建设资金,在工程验收合格后获得剩余30%的补贴,这种事前补贴方式虽有效解决了项目申报者融资难的问题,但也出现了多报少建以大充小、组件采购以次充好等投机现象,对光伏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难以达到预期。同时,大型光伏电站实行“最低价中标”模式虽有利于补贴的公共财政资金达到效益最大化,但由于利润较低易增加投资人风险,也使得国内市场成为光伏企业的“鸡肋”。此外,在实际申报过程中,不菲的设计安装费、繁琐的电网接入审批手续以及申报后补贴款发放的迟滞也影响投资者积极性。
对电网企业而言,一方面,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会对系统电压、频率和稳定性等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现有电网企业收入仍依赖发电环节与终端销售环节“价差”的体制下,电力部门缺乏接受光伏发电上网的热情和动力。
据截至2012年全球最新装机量统计数字,去年全年中国光伏装机达6GW,同期全球光伏累计装机32GW,中国装机量占全球份额的18.75%。这一比例与2011年中国占全球光伏装机10.71%的数字相比,仅提高不到10个百分点。
“新的光伏政策从补供给转向补需求,政策效果会比以前更好”,张表示。更多的市场人士认为,随着光伏补贴政策的落地,国内市场下半年有望进入放量释放阶段,光伏全产业链将尽收利好。
去产能仍是必经之路
国内光伏市场启动广受业内外关注,记者采访获悉,2012年光伏电池组建价格是4元/瓦,单位投资为1万元/千瓦,目前的发电成本仍是燃煤发电的3倍左右,因此,光伏补贴电价政策的出台成为国内市场启动的关键因素。
目前的补贴标准是2012年后执行的,1元/度的电价,平均补贴0.69元/度,每年补贴约20亿元。而分布式光伏则没有确定价格。
今年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内部下发《关于完善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大型地面电站将根据光照条件分成4类区域,分别实行0.75-1元/度的标杆上网电价。而分布式发电中自发自用部分电量电价补贴为0.35元/度。此消息曝出后,业内普遍指出补贴力度明显低于预期。
记者截稿时,有关电价补贴政策细节的消息有多个版本,其中分布式光伏补贴都在0.3-06元之间。按照此前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王仲颖在媒体的表述,大型地面电站集中上网电价4类资源区依次为0.8元、0.9元、1.0元、1.1元/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则分为3类设度电补贴:工商业用户补贴0.2元,大工业用户补贴0.4元,居民、医院、学校以及农村等享受优惠电价用户补贴0.6元。而3类项目自发自用余量部分,电网公司按当地火电标杆价收购,并由财政统一补助0.35元/度。
在统一的光伏补贴出台前,在国务院会议之后,各地已经纷纷出台地方版本的补贴政策。中国证券网报道,6月18日举行的一个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推介会上传出,嘉兴光伏产业园内建成的个人分布式项目将得到2.8元/度电的补贴,补贴3年,逐年下降5分钱。这一力度非常之大,此外,江西、合肥等地也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
这些地区的政策可能会推动分布式光伏形成一轮装机热潮,这对于当前正值国际市场受限的光伏制造行业来说,是救命的政策,不过这也产生了2个疑问,一是这些补贴资金将从何处出,如果安装迅速扩大,这些资金能否承受迅速攀升的发电量补贴?二是本来已经过剩的产能,会不会在政策的刺激之下,进一步增加?
对地方政府而言,光伏产业不仅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国家的战略导向,而且还具有解决就业、增加税收、拉动GDP等一系列显著效益。出于区域经济增长和政治绩效考虑,地方政府乐于大力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31个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600个城市中,有300个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100多个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2012年中国大陆光伏电池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63%。
“当前光伏产能过剩很多是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不当激励造成的”,张嵎喆表示。地方政府的不当激励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电费补贴、土地补贴、投资补贴等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补贴模式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破坏了市场规律,扭曲了企业竞争力。二是“大而不倒”的直接支持方式,阻碍了光伏产业的“优胜劣汰”。
韩昭也认为,在光伏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行业内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2012年基本处于非经常项目前利润或利润总额亏损的状态,而前期基于债务融资的产业链延伸、产能规模扩大使业内企业债务负担增加,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处于很高的水平。去产能化将是光伏必不可少的过程。
远景:储能技术
从长期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光伏产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据欧洲工业协会(EPIA)的统计和预测,到2020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200-300GW。而据预测,我国在202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峰值约80亿吨,在这样的环境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会加快脚步,这个过程中,技术进步将会不断涌现,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成本与应用问题。
其中,储能技术被视为将对光伏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研究机构IMF Research研究结果表明,光伏储能领域的市场价值将从2012年的200万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90亿美元。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行动。在已经拥有储能技术基础的德国,5月1日开始执行光伏储能补贴政策,该政策将安排超过5000万欧元,用于补贴价格在2000-2500欧元的20000-25000个储能系统。
自2000年开始,德国的上网电价政策促进了本国市场发展,住宅光伏系统可以从电网回购价格中获益。德国政府每年支付了巨额的补贴费用。一官员称,2030年德国将为其能源变革支付高达10000亿欧元。到2020年,德国将废除电网回购电价,随着电价上涨,回购机制逐步退出,光伏储能的优势则将显现。新政策鼓励分布式光伏的自发自用,并帮助用户减少对电网电力的依赖。德国土地资源有限,绝大部分的光伏发电属于屋顶光伏。目前屋顶光伏的装机容量已经影响到了电网的安全,在安装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同时加装储能设施可以降低其对电网的冲击,给予储能系统补贴,可以进一步提高光伏电站安装储能系统后的收益率,安装和使用储能设施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储能设施可以帮助光伏和风电等参与电力市场的竞争,经过对储能设施补贴,提前开展储能与太阳能发电结合的示范,使德国在储能这一战略新兴领域再一次世界领先。
但目前中国还没有相关政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虎近日指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发展和引领需要与储能技术创新相结合,这对储能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储能技术没有突破,那么‘十二五’期间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还有很大难度。”
资料
日本:潜力大难进入
1974年日本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就开始了“阳光计划”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研究。1993年“新阳光计划”取代“阳光计划”, 1994年开始对居民安装光伏系统进行补贴。2002年日本又出台了专项光伏技术研发计划,用以支持光伏技术的研究。由于政府的重视,使日本早在1991年,其太阳能累积发电总量就达到91MW,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此后这种趋势一真延续,直到被德国打破。受日本国内市场的推动,2000-2006年间日本太阳能制造商夏普的太阳能电池产能一直位居全球首位。
2005年,日本政府取消民用系统补贴,从而使光伏系统的安装成本相对提高,2006和2007年,日本光伏系统新增容量开始下滑,出现负增长。2009年1月,日本恢复了民用系统补贴政策,提出对家庭用光伏系统的补助为7万日元/kw,这极大地带动了日本国内太阳能电池内需的出货量,2009年1月13日日本重启家庭PV发电补贴制度,装机补贴7万日元/kw,2009年补贴总额可达220亿日元(2.22亿美元)。计划今后3年的时间在日本36000所中小学大力推广PV发电,平均每个学校安装20KW。产经省以48日元/kwh收购家庭光伏系统自发自用后的剩余电力(现行民用电价是23日元/kwh),实行期暂定10年,以保证家庭PV系统10年回收投资,并预计2011年下降到42日元/kwh。日本政府希望到2020年70%以上新屋顶必须安装PV。日本光伏产业的发展目标争取到2020年日本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量增长至2005年(1400MW)的20倍,达到28000MW,到2030年增至40倍,达56000MW。
日本采用的光伏补贴政策是初装系统和上网电价补贴并行的策略,即可享受补贴的光伏系统,不仅可获得初装成本补贴,还可获得上网电价补贴。据相关规定,日本每个可获补贴的光伏系统均可同时享受国、地、区3级政府的补贴。
韩国:尚处发展中
早在1983年,韩国政府便为新能源系统的用户和生产商提供低息长期贷款,并允许部分安装成本可以抵消所得税。1993年起,韩国为激活可再生能源的市场需求,还提出了为光伏系统的安装提供最高70%的系统安装成本补贴。1996年为改善能源供求关系,韩国各地区政府也推出了新能源安装补贴计划,最高补贴限额达到100%的安装成本。2001年起,韩国政府推出“10万光伏屋顶”项目,计划在2012年前安装10万个屋顶光伏系统。
2003年,政府计划在2004-2011年间投入24.2亿美元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支持光伏产业。2006年,韩国政府给出了约合0.5-0.6欧元/kwh、新装容量不超过100MW、时长15年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预定从2009年起上网电价每年减少4%,同时电力公司也与政府达成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比例共识。2008年上半年,韩国政府修定上网电价政策,取消了补贴容量的限制,并对超过累计容量100MW的新装系统,重定上网电价。2009年韩国政府重新调整了将于2012年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比例(RPS)和光伏补贴限额,市场重点转向民用中小型市场,并将超过3MW系统的上网电价消减10%,并为各项光伏补贴项目分别设置上限,各年上限总和为:2009年98MW,2010年132MW及2011年162MW。
最近,韩国政府将2020-2022年可再生能源普及率确定为10%,晋升为全球7大绿色强国之列。为此韩国对太阳能产业设定了两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是2012年希望占全球太阳能市场5%的份额,第二阶段是到2030年提升至20%。就目前而言,韩国在全球太阳能领域的产业竞争力仍偏低,据统计,2008年韩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仅166MW,2009年约900MW。
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枝独秀
2007年,加拿大政府推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的行动计划。为实现该计划,2007年初就宣布了持续时间长达14年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计划,目标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4.3TWh,并为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0.01CAD/kwh的补贴。(CAD为加拿大美元)
2006年加拿大安大略省为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实现在201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2700MW的目标,省级政府为光伏系统提供0.42CAD/kwh的上网电价补贴,有效期为20年,补贴率按通货膨胀情况进行调整。2008年,RESOP经过修订,向更多申请者开放,引入了淘汰机制,使项目限额流向更有效率的项目开发商。2007年底,RESOP项目已签订的装机合同容量为915MW,其中光伏系统比例为28%。而2008年底,合同容量达1411MW,光伏系统比例升至37%,达到526MW。
2009年10月,安大略省启动了“上网电价补贴计划”,光伏系统享受的电价范围为0.443-0.802CAD/kwh。在这一年,补贴再加上光伏系统价格的下降,业内人士估计,安大略省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报率高达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