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产业企业 > 评BP集团《BP世界能源统计》之二——数据与评述均需做出解释(2013年3月号)

评BP集团《BP世界能源统计》之二——数据与评述均需做出解释(2013年3月号)

2013-10-16 13:57:30 文/ 杨玉峰

非常规天然气和LNG贸易增长

根据2009年BP统计报告,天然气在全球范围内是消费量下降最快的燃料,天然气产量也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次下降。俄罗斯和大多数其他欧洲国家的需求下降,价格更具竞争力的液化天然气在欧洲的供应导致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量急剧下降。美国天然气消费的降幅相对温和,主要是由于价格疲软使天然气比其他燃料更具竞争性,同时美国对非常规天然气的持续开发使其连续第三年产量增长居世界之首,已经显露出了变革趋势。管道气交易量的下降(例如,俄罗斯-欧洲和加拿大-美国)抵消了增加的液化天然气交易量。2009年的数据还首次包含了前苏联国家间的贸易状况。

2010年,全球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都实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北美非常规天然气革命和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增长正在重塑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未来天然气市场将取决于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革命向全球其他地区扩散的速度和液化天然气贸易增长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影响。

1.天然气消费量和产量创纪录增长

201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大幅增长了7.4%(2188亿立方米),至31690亿立方米,是有记录以来最大数量的增长,而且每个地区的消费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天然气消费增长了8.4%(1255.66亿立方米),至16227.8亿立方米,在全球天然气消费中的份额提高到51%。美国天然气消费无论是增量还是总量,均居世界之首;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大幅增长21.8%,达到1090.4亿立方米。

在需求增长的推动下,2010年全球天然气产量也创纪录地增长了7.3%,至31933.2亿立方米。其中,美国增长了4.7%,达到6110亿立方米;俄罗斯大幅增长了11.6%(612亿立方米),达到5889.5亿立方米;中东地区增长了13.2%(536亿立方米);中国和印度分别增长了13.5%和29.7%,达到967.6亿立方米和508.8亿立方米。加拿大的天然气产量则连续第四年下降。

推动需求的因素包括经济、天然气消费日益从经合组织向非经合组织转移以及天气情况。推动供应的因素则包括非常规天然气和液化气的开发。上述数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迅速的全球整合,现货天然气和合同定价天然气之间的竞争以及价格引起的燃料消费转换。

2.充足的供应使美国成为全球天然气价格洼地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和液化天然气市场的巨大变化正在重塑世界天然气市场。由于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北美的天然气已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2010年,用来开采页岩气的水平钻井迅速增加,页岩气产量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比例从2005年的4% 跃升为23%。天然气的充足供应使美国成为全球天然气价格洼地。美国国内充足的天然气供应,使得更多的液化天然气流向其他市场,并开始影响大西洋两岸的价格。

3.LNG贸易增长加速全球天然气一体化进程

2010年,全球天然气贸易达到9752.2亿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气贸易量677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而液化天然气(LNG)的贸易量较上年大幅增长了22.6%(550亿立方米),至2976.3亿立方米。卡塔尔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的地位,LNG出口量比上年大幅增长53%,达到757.5亿立方米。

LNG以其灵活的价格和供应方式正在将全球的天然气市场联系起来,其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也从2005年的23%上升到了2010年的31%。LNG的增长在欧洲影响最为明显。2010年,LNG继续替代部分管道天然气,使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管道天然气连续第二年减少(减少了1%,即180亿立方米)。2010年,欧洲买家史无前例地进口了877.5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比上年增长了27%。

从全球看,天然气市场正在整合,抵御外部冲击的灵活性正在加强:供应管道天然气的俄罗斯和供应液化天然气的卡塔尔都掌握着丰富的产能。这使得天然气市场可以很好地应对利比亚石油停产和日本地震的冲击。2011年至今,现货天然气交易价格都比合同平价要低,市场预期这种情况将继续。

煤炭市场保持平静高效运行

2009年全球煤炭消费保持平稳,为1999年以来年度变化最小的一年。由于经济衰退以及天然气的替代作用,经合组织和前苏联国家的煤炭消费分别下降了10.4%和13.3%,为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世界其他地区的煤炭消费增长7.4%,接近历史平均水平,其中中国煤炭消费增长占全球总增长的95%。除亚太和中东地区,全球其他地区煤炭消费量均有下降。

2010年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大幅反弹,分别增长了6.3%和7.6%,至37.3亿吨油当量和35.6亿吨油当量。所有化石燃料中,煤的消费增长最快。

煤炭的生产和消费都主要集中在非经合组织国家。2010年中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分别达到18亿吨油当量和17亿吨油当量,同比分别增长9%和10%,占全球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的份额分别为48.3%和48.2%;中国仍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煤炭进口国。印度的煤炭消费也大幅增长10.8%,至2.8亿吨油当量。在亚洲,价格上涨影响了需求,但影响不大。

与前两年煤炭消费量下降不同,2010年经合组织的煤炭消费量也大幅增长,增幅达到5.2%,即5400万吨油当量,为31年来的最大增幅。欧洲的动力煤进口受到来自天然气发电的竞争而下降,但随着钢铁生产的复苏,焦煤进口有所增加。

水电核能增长超10年平均水平

2009年水力发电增长虽然低于平均水平,但依然为该年份中增长最快的主要能源。全球核电产量连续第三年下降,尽管日本核电已从早前地震中恢复正常生产,且亚太地区核电产量在日本带动下有所增长,但依然不能抵消核电在其他地区的产量下降。

2010年是自1990年以来平均降雨量最大的一年,因此水电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全球水力发电量增长了5.3%,至7.76亿吨油当量,增速也超过了前1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国家,2010年水力发电量大幅增长17.1%,至1.63亿吨油当量。

经历了连续3年的下降之后,2010年全球核电消费恢复增长,增幅为2%,至6.26亿吨油当量。其中2/3的增长来自欧洲和亚欧大陆,其中法国的增长居世界首位。

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需时日

BP将可再生能源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以及废弃物发电;另一种是用于交通运输业的生物能源,即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2010年这两类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3%和0.5%。虽然比例不大,但已经是10年前的3倍。

可再生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经合组织国家,消耗了全部可再生资源的78%。2010年经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了15.5%,其中欧盟处于领先地位。

非经合组织国家也在加速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是非经合组织国家中可再生能源加速增长的主力。例如,在风电领域,中国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2010年中国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几乎占全球新增总量的一半(48%),为2008年份额的3倍多。尽管增速很快,风能在中国发电总量中只占1.2%。

可再生能源需要而且已经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在市场机制面前,其未来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BP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解读”部分详细研究了德国和西班牙的可再生能源应用经验,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潜在问题。德国和西班牙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到了公共部门的政策支持(如有吸引力的上网电价)。然而,过度的补贴可能导致预期外的连锁反应,比如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发电、天然气发电和水电的增长挤压了火电的发展,影响了当地就业,导致政府出手干预。

碳排放继续增长

2010年,来自化石燃料消费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5.8%,达到33.16亿吨,超过了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96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经合组织国家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排放量均增长强劲,分别增长了3.4%和7.6%。从国家来看,中国的排放量增长最多,同比增长10.4%,总量达到83.32亿吨;其次是美国,增长了4.1%。

2010年,全球碳排放强度,即单位能源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有所提高。鲁尔说,碳密集型国家(如中国)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加可能会导致全球碳排放强度的提高,这也显示了碳排放无国界,气候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应对。

数据与评述均需做出解释

《BP世界能源统计》是能源经济领域广受关注且富有权威性的出版物之一,被媒体、学术界、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广泛参考、交口称赞,然而其自身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主要是其统计数据和数据解读不透明,均需给出解释和来源。

从发布时间看,《BP世界能源统计》公布时间是每年的6月,而各国政府的数据公布时间一般是年底,这表明《BP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其实不完全是统计数据,实际上是估算的或预测的。然而,《BP世界能源统计》并没有按照通行规范标注“估算(Estimate)”字样。从统计范围看,《BP世界能源统计》包括了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统计体系较为完备,经合组织内部又有数据上报制度,《BP世界能源统计》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数据。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统计体系相对不完善,《BP世界能源统计》发布时显然还没有得到相关的官方资料,涉及到这些国家的数据存在很大问题。

例如,2010年《BP世界能源统计》对中国能源消费数据的估计就存在问题。根据报告,2009年中国(含香港特别行政区)共消费了21.99亿吨油当量的能源,比美国所消费的21.82亿吨多出1900万吨油当量。然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发布的统计报告,中国2009年能源消耗总量仅为3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1.32亿吨油当量,与BP数据有明显出入。出现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BP与中国国内能源机构在统计方法上存在差异,又缺乏沟通;另一方面也令人对《BP世界能源统计》的客观性产生质疑。

此外,《BP世界能源统计》在宣传上也存在误导之处。比如,BP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解读报告,其中文名称为《BP世界能源统计》,而英文是《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完整的翻译应该是《BP世界能源统计评述》。这一词之差,容易让读者(特别是政府决策者)将《BP世界能源统计》误认为仅是正式确认过的准确数据,不是评述和观点性报告,从而产生误导。实际上,每年的《BP世界能源统计》均在前面有简单的能源形势分析和判断,不仅仅只是数据。

总之,既然《BP世界能源统计》已经被能源界奉为“必备读物”,BP公司有责任增加其数据透明度和解释力,有必要阐述数据的来源和处理过程,有必要以统计学的标准严格规范《BP世界能源统计》。否则,《BP世界能源统计》就有失真的嫌疑,人们不禁会问,《BP世界能源统计》是否正在用数据引导世人向着BP希望的方向前行。从另一个方面说,中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要善于利用《BP世界能源统计》等国际能源数据资料,更应重视数据背后的来龙去脉,应该建立起数据的逻辑概念,掌握去伪存真的能力,敢于对有问题的数据和观点发表看法,并进一步建设自己的能源统计分析系统,向全球发布,共同维护全球能源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