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产业企业 > 应对气候变化溯源(2011年6月号)

应对气候变化溯源(2011年6月号)

2011-10-20 13:34:40

第一次国际气象代表大会与国际气象组织

1853年,欧洲国家代表在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海洋气象会议。20年后的1873年9月,第一次国际气象代表大会在维也纳举行。与会代表发起并成立了国际气象组织(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IMO),即后来成立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的前身。

1872年和1873年,在莱比锡和维也纳分别召开两次国际会议后,IMO于1878年正式成立。

IMO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从创立到二战结束一直致力于促进国际间气象合作,促进开展协调观测并实现仪器标准化的进程,是世界各国政府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

1879年4月,在罗马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气象大会上,由荷兰人C.H.D.布依斯·巴洛特主持的一个特别常设委员会通过了一系列决定,国际气象组织这才变得羽丰形满。罗马大会还有一个重要成果是组建了国际气象委员会,这个后来成为WMO执行理事会的前身机构由此问世。

国际气象组织在观测标准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1882-1883年和1932-1933年期间,通过组织前两次“国际极地年”活动,为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其规模超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能力。

第一次国际气象大会为各国提供了一个重新提出国际协调的天气观测理念的架构。这种协调的合作重要性的第一个主要范例不久便出现了。在第一个国际极地年(1882-1883年)的背景下,奥地利、美国、加拿大、法国、芬兰、德国、荷兰、挪威、俄国、瑞典等12个国家参加,观测极地地区的地磁、极光、气象等地球物理现象,在此期间派出了13支北极考察队和2支南极考察队。这些国家共同努力在北极附近建立并运行了12个观测站,另有2个站设在南极洲。第一个国际极地年开创了国际科学界大协作的先例,也开辟了极地考察的科学时代,标志着气象研究国际合作时期的开始。

在第二个国际极地年(1932-1933年)期间,由IMO发起,40个国家参加,在北极地区建立了40个常年科学观测站,极大地推动了气象、地磁、电离层、无线电等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至此,IMO在南北两极建立了常年观测站和内陆考察站。

除了严格的气象测量之外,IMO还进行了与地磁学、天电、海洋学、冰川学和空气采样有关的广泛观测,全球不同地区超过40个观象台参与了这些科学活动。此外,通过国际合作,IMO于1896 年出版了第一部国际云图集。

1947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各国气象局长会议上,各国通过了《世界气象公约(草案)》。1950年3月23日,该《公约》生效,国际气象组织(IMO)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WMO)。

1951年3月15-17日,IMO在巴黎召开了最后一次成员国气象局长大会。在这次大会闭幕时,时任IMO主席的英国人纳尔逊·约翰逊爵士正式宣布,国际气象组织(IMO)不复存在,而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取而代之。两天后即1951年3月19日,第一次世界气象组织大会在巴黎开幕。

从此,IMO不再继续召开国际气象大会,而以建立按非政府机构运作的气象局长大会制度取而代之。

IMO作为WMO的前身,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2010年“世界气象日”上的献词中所说的那样,“WMO的幸运在于,其创始人选择将本组织建立在IMO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并通过一个只略作修改的《公约》,成功地提供了WMO需要的所有实力和灵活性,以采取适当的行动,迎接过去60年来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资料来源:

1.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2010年世界气象日(2010年3月23日)的献词“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2.  《中国气象报》,2007年8月23日,“四次国际极地年一览”

世界气象组织

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是世界各国政府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873年的国际气象组织(IMO),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1946年7月,挪威学者海塞贝格博士在巴黎举行的一次国际气象组织会议上,起草了一份《世界气象公约》草案,并提议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1947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各国气象局长大会上,国际气象组织通过《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下称《公约》),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

1950年3月23日,《公约》开始正式生效。

1951年3月19日,在巴黎举行世界气象组织第一届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正式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并开始运作。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在这一天,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气象界都会围绕一个相关主题,举行宣传活动。

1972年2月,世界气象组织恢复了中国在该组织的合法权利。自1973年以来,中国一直为执行理事会成员。

1987年,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的邹竞蒙在第10次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主席。

2007年5月18日,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常任代表郑国光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第15次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

世界气象组织的宗旨是建立便利于全世界合作的网络,以进行气象、水文和其他地球物理观测,并建立提供气象服务和进行观测的各种中心。同时促进建立和维持可迅速交换气象情报及有关资料的系统,促进气象观测的标准化,并保证观测结果与统计资料的统一发布,推进气象学在航空、航运、水事问题、农业和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中的应用等。

世界气象组织的机构包括世界气象大会、执行理事会、区域协会和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

◆世界气象大会  为最高权力机构,由全部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四年开会一次,研究贯彻大会、执行理事会决议,协调本区域气象业务和科研等各项计划的实施。

◆执行理事会  是世界气象组织的核心机构,在世界气象大会休会期间,重大问题必须由其讨论决定。执行理事会由37名成员组成,每年开会一次。

◆区域协会  按地理区域,世界气象组织分为一区协(非洲)、二区协(亚洲)、三区协(南美)、四区协(北中美洲)、五区协(西南太平洋)和六区协(欧洲)。区域协会主要负责区域内各项气象、水文活动,实施大会、执行理事会的有关决议,一般4年举行一次届会。

◆技术委员会  世界气象组织根据气象、水文业务性质,将技术委员会分为两组8个委员会,分别是基本委员会和应用委员会。前者包括基本系统委员会(CBS)、大气科学委员会(CAS)、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和水文学委员会(CHY);后者包括气候学委员会(CCL)、农业气象学委员会(CAGM)、航空气象学委员会(CAEM)、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海洋和海洋气象联合委员会(JCOMM)。主要工作是贯彻大会、执行理事会及区域协会的决议,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届会。

◆秘书处  秘书处为世界气象组织常设办事机构,处理日常国际气象事务。

世界气象组织的科学工作跨越不同学科和边界,为国际合作树立了典范,为人类安全和福祉提供了高质量服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其所主持的多项研究及成果深刻影响着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趋势。

资料来源

1.  世界气象组织网站(http://www.wmo.int)

2.  《中国气象报》5月17日,徐相华,“世界气象组织第16次世界气象大会开幕 何亚非大使宣读回良玉副总理致辞”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人类环境宣言》

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第一次现代环保运动开始兴起,以关注人类行为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主的气候研究,也成为环保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参加,中国出席了此会。这是世界各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讨论人类对于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大会。

会议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在会议的建议下,还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会议还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建议,并将生物圈的保护列入国际法之中,成为国际谈判的基础。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保护环境的全球性宣言,对激励和引导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宣言的内容是由各国在会议上取得的7项共同观点和26项原则组成。

其中,7项共同观点的主要内容是:

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有改变环境的巨大能力;

保护和改善环境对人类至关重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各国政府应尽的职责;

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如妥善地加以运用,可为人民带来福利;如运用不当,则可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造成的,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和技术发展而产生的;

应当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方针和措施解决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给环境带来的问题;

为当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公民和团体以及企业和各级机关承担责任,共同努力。各国政府要对大规模的环境政策和行动负责。对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国与国之间要广泛合作,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利益。

《人类环境宣言》第一次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了各国在政治上和道义上必须遵守的规范,总结和概括了制定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并为各国国内环境法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在这次大会上,各国一致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是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力量,关注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保护也成为全球的一致行动,并得到各国政府的承认和支持。

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下,各国一致同意,在联合国框架下成立一个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组织,统一协调和规划有关环境方面的全球事务,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21世纪,环境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环境规划理事会的各项决定;根据理事会的政策指导提出联合国环境活动的中、远期规划;制订、执行和协调各项环境方案的活动计划;向理事会提出审议的事项以及有关环境的报告;管理环境基金;就环境规划向联合国系统内的各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意见等。

198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成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好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

在环境与发展、环境与人口、环境与贸易、气候变化等方面,UNEP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贸组织等有关国际机构密切合作。自成立以来,UNEP为保护地球环境和区域性环境举办了各项国际性的专业会议,召开了多次学术性讨论会,协调签署了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宣言、议定书,并积极敦促各国政府对这些宣言和公约的兑现,促进了环保的全球统一步伐。

资料来源:

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http://www.unep.org/chinese/climatechange/)

2.  中国网,2003年4月24日,“人类环境宣言”(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uanjing/320178.htm)

世界气候大会

1974年,联合国第6次大会特别联大要求世界气象组织(WMO)承担气候变化的研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理协会第2届会议对气候变化也作了相应的决定。

在此基础上,WMO第29届执委会决定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当时会议名称为“世界气候大会高级科技会议”,后来改为“世界气候大会——气候与人类专家会议”。

目前,世界气候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已召开3届。

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于1979年2月12-23日举行,来自50多个国家的约400人参加了该会议,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谢义炳率4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的《世界气候大会宣言》,要求各国有力支持“世界气候计划”的实施。这个计划强调要研究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预测问题。计划强调要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着重指出在经济发展计划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气候和气候变化知识的迫切性。

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世界对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这一事实的关注,促进了世界气候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重要机构的建立。大会最终推动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世界气候计划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等一系列重要国际科学倡议,提高了人们对气候变率和变化的意识和科学认识水平,对推动气候、气候变化业务、研究和评估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0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召开。本届世界气候大会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本届气候大会分科技会议和部长会议两个阶段举行。出席部长会议的有137个国家的环保部长和高级政府官员。会议通过一项《部长宣言》指出,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全球气候是各国共同的责任。但是,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的西方工业国家尤其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它们必须起带头作用,承诺采取行动,降低其在全球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中的比重。与此同时,西方工业国家还必须开展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分的额外资金,并以公平和最优惠的条件转让环保技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使用效益,降低它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中国家应在可行的限度内,采取适当行动努力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为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注入了动力,并促成了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建立。在大会结束后,本届大会主席、世界气象组织执行主席、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称其为一次“成功的大会”,部长会议通过的《部长宣言》“至关重要”“意义深远”。

在“气候正发生变化”得到科学证实并且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也已得到全世界一致共识的基础上,2009年8月31日,第三届世界气候大会开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2000多名政府官员、科学家及民间组织代表参加。在WMO的推动下,各国决定建立一个“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以便帮助社会各部门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获得准确的气候信息和预测,从而做出正确的社会经济决策,减少高温、沙暴、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指出:“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将帮助建立这样一个系统,“通过加强观测和研究,我们有能力监测气候变化,推动以部门和区域为导向的产品开发和服务,随时满足各界需要”。

资料来源:

1.  2009年8月27日,《中国气象报》,“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与IPCC的诞生”(http://www.cma.gov.cn/ztbd/qihoumeeting/beijing/200908/t20090827_43047.html)

2.  2009年10月29日,搜狐网,“1990年10月29日世界气候大会通过《部长宣言》”(http://news.sohu.com/20091029/n267815095.shtml)

3.  2009年8月31日,联合国电台,“世界气候大会:所有社会经济决策必须考虑气候信息”,黄莉玲(http://www.unmultimedia.org/radio/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