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产业企业 > 辽宁:探索低碳保障体系(2011年4月)

辽宁:探索低碳保障体系(2011年4月)

2011-04-15 11:57:15

采取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碳汇,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关体系、体制、机制等多项措施,初步形成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保障体系

文/辽宁省发改委

辽宁省始终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期间,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为“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十一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节能管理,增加林业碳汇,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新进展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支柱产业优势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服务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势头强劲。我们充分利用工业的巨大存量,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建设,3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二)工业结构优化取得新突破

启动实施包括企业提升工程、项目工程、并购工程、产业集群工程、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程在内的“工业5项工程”,加快第2产业优化升级,建设新兴产业基地。全面推进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0个百分点。

(三)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新进步

红沿河核电站1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8万千瓦,占全省发电量3.52%;秸杆直燃、垃圾、光伏等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6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5亿千瓦时;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应用从3个地级市增加到9个;关闭19家47台小火电机组,总容量274万千瓦。“十一五”末,预计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由“十五”末的6.3%提高到7.6%。

(四)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

通过采取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2010年,预计全省万元GDP综合能耗约1.3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43%,全面完成“十一五”下降20%的目标。全省地源泉热泵应用面积累计达到60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电应用面积累计达到2376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1900万平方米。

(五)森林碳汇取得新成绩

实施公益林与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重大工程。“十一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8%,森林蓄积量达到2.8亿立方米,有效增强了碳汇能力。

(六)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获国家批准CDM项目80个,温室气体年减排量2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项目30个;获签发项目11个,累计签发量252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七)低碳试点工作有了新起色

一是认真贯彻国家部署,全面启动了试点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省低碳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三是统筹谋划低碳发展,制定了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四是积极推进先行先试,确定了试点先行城市;五是努力提升能力建设,着手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六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绿色低碳氛围。

(八)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取得新加强

一是编制印发了《辽宁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方案》;二是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36个部门参加的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三是省发改委专门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处;四是建立了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机制,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五是制定了“十二五”辽宁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规划。

(九)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获得新提升

一是创办了《辽宁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简报》;二是举办了多次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交流、研讨及讲座等活动;三是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内外各类业务培训与研讨;四是组织开展了农业、林业、水资源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课题研究;五是组织开展了节能宣传系列活动,加大宣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等。

尽管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需我们不断努力,加以解决。一是重工业比例偏重的产业结构特征加大了节能降耗难度;二是能源消费高速增长同常规能源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逐年加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问题仍十分突出;三是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3产业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体系及配套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十二五”及未来的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设想

“十二五”是我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低碳试点省建设的重要发展期,我们将采取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碳汇,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关体系、体制、机制等多项措施,初步形成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保障体系。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3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2%,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分解下达二氧化碳约束性指标的第1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开展得好坏,将对整个“十二五”时期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本着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形成机制、建立政策、分解任务、抓好试点、全面推进的方针,充分调动全省上下特别是各市的积极性,统一思想,勇于创新,努力摸索出一条符合辽宁实际、有利于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低碳发展之路,为“十二五”试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低碳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1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力推进试点工作

低碳试点是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中之重,我们将按照国家对试点的工作要求,围绕试点的具体任务,有效开展,有序推进。一是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先进经验;二是细化实施方案,分解年度任务;三是加强基础性工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四是积极探索创新,逐步构建有效的工作机制。五是集中推进先行先试,抓好试点市工作。

(二)全面实施发展规划

在“十一五”发展基础上,我省的“十二五”规划更加突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主题,更加强调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发展主线,更加明确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思路。为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我省已制定“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规划。我们将在规划的指导下,全面实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林业碳汇能力的发展战略。

(三)积极落实目标责任

进一步加强节能目标考核,层层分解落实节能目标任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抓好重点节能工程,推进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严格执行投资节能评估和环评制度。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实现“一县一热源”。加强节能环保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继续实施全省大规模造林绿化和辽西坡地造林绿化工程,不断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四)不断提升能力建设

举办2-3期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低碳发展的业务培训与研讨。开展与低碳发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包括低碳产品认证、相关政策与标准、碳交易等。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内外各类培训与研讨。加强与兄弟沣市的业务交流,逐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继续办好《辽宁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简报》等。(本文选编自2011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