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产业企业 > 加大政策力度 发展农村沼气——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高俊才(2010十二月号)

加大政策力度 发展农村沼气——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高俊才(2010十二月号)

2010-12-23 11:40:14 文/ 杨海霞

在中央投资的带动下,农村沼气建设快速发展,形成了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大中型沼气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畜禽养殖方式的变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沼气建设面临一些新情况,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

他告诉记者,随着农村沼气发展,一些农村地区出现服务体系不完善、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未来应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理顺农村沼气管理机制,并对沼气的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扶持。

高俊才表示,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中国2004-2010年连续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等,都对发展农村沼气提出了明确要求。而 “十一五”以来,中央累计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已经达到212亿元。这些政策极大促进了农村沼气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占全国适宜农户的33%。此外,近年来中央资金还支持建设了3000多处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和2万多处养殖小区等小型沼气工程。

高俊才建议,未来应加大政策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发展“产业沼气”,在继续加强户用沼气建设和服务的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沼气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引进、研发先进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沼气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事实上,为了加强沼气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试点示范,10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已经启动了农村沼气科技支撑项目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提高农村沼气产气率、扩大沼气应用范围、提高沼气利用效益。

未来能源青睐清洁沼气

《中国投资》:发展沼气对于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对沼气日益重视,您能否介绍一下为什么沼气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上发展沼气的经验有哪些?

高俊才:沼气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资源丰富、造价低廉、热效率高、清洁卫生等特点,在优化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国外发展沼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76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尔泰首先发现,在厌氧状态下有机物质腐败后能产生可燃气体(即沼气),并测定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等气体。1781年,法国科学家L.穆拉发明世界上第一个沼气人工发生器,此后沼气不断发展。1973年发生的世界石油危机,成为欧洲发展沼气的一个转折点,人们认识到发展石油替代能源的重要性,发展沼气的积极性在西欧共同体国家中被激发起来,此后,欧洲加快了沼气产业的发展。

比如瑞典,在沼气开发利用方面独具特色,既利用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副产品、食物废弃物生产沼气,还专门培育了用于生产沼气的麦类植物。从1996年开始,将沼气提纯至甲烷含量95%以上,作为汽车燃料,并建立了技术标准。据有关部门到瑞典的考察了解,目前已有约800多辆公共汽车使用沼气燃料,有4500多辆小汽车使用汽油、沼气与天然气混合燃料,近年来火车也开始使用沼气作燃料。在交通工具的气体燃料中,沼气占54%,其余为天然气。在斯德哥尔摩、哥德堡等城市,已有越来越多的居民使用沼气。据有关资料介绍,瑞典建设了40家沼气提纯工厂和一批沼气动力汽车加气站,全国20%的车辆用沼气做燃料动力,消费量已超过了天然气。瑞典沼气协会在对需要和可能进行测算后提出的目标是,通过发展沼气等,到2020年将瑞典建成世界上第一个不依赖石油的国家。

再比如德国,2004年,国会对《可再生能源优先法》进行修订后,沼气快速发展,2006年后沼气产量在欧洲排第一(英国的人均量仍为第一)。新的《可再生能源优先法》颁布后,使沼气发电上网更具有吸引力,沼气发电的装机总量快速增长。德国沼气协会预计,沼气热电联产厂的投资,到2020年将累计达到500亿欧元,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发电量750亿千瓦时。

英、法、美等其他欧美国家和印度、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老挝、尼泊尔等亚洲国家,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沼气发展。

中国沼气发展步入新格局

《中国投资》:我国沼气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高俊才:我国是沼气开发利用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29年夏,有一位叫罗国瑞的归国留学生就在广东汕头开设了我国第一个沼气商号“国瑞瓦斯灯商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发展沼气非常重视,在建国初期,毛主席就提出:“沼气又能点灯,又能做饭,又能作肥料,要大力发展,要好好推广”。1980年和1982年,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视察农村沼气,指出“发展沼气很好,是个方向,可以因地制宜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搞沼气还能改善环境卫生,提高肥效,可以解决农村大问题”。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湖南考察沼气农户时指出:“农村发展沼气很重要,一可以方便农民生活,二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也多次视察沼气项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国以来,我国的沼气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前30多年,为初始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因技术不够成熟,管理措施也跟不上,沼气池数量经历了“两起两落”(“落”的幅度达50%左右)的曲折过程;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为工艺不断完善、技术逐步成熟的阶段,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沼气池数量达到980万户;2003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进入优化结构、建管并重阶段。2010年,根据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的要求,比上年又增加了中央投资,中央投资达到52亿元,用于“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加强沼气技术创新、维护管理和配套服务”(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任务)。

2004-2010连续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等,都对发展农村沼气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一五”以来,中央累计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212亿元。在中央投资的带动下,农村沼气建设快速发展,形成了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大中型沼气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新农村建设的亮点,被广大农民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中国投资》:我国农村沼气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起到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高俊才:近年来,农村沼气发展的特点和成效,一是户用沼气普及率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左右,占全国适宜农户的33%,比2005年增长20个百分点,受益人口达1.55亿人。

二是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稳步推进。适应畜禽养殖方式变化和规模化养殖场快速发展,2007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中央投资7亿元,支持建设了2万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等小型沼气工程;2008年以来,累计安排中央投资36.5亿元,支持建设了3119处大中型沼气工程。

三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去年底,全国沼气生产工已达26万多名,各类沼气生产和服务企业3900多个。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农村沼气全行业实现产值240多亿元,比2005年翻了两番。

四是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农村沼气,一举数得,既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用能,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可防止砍伐林木做薪柴,保护生态。既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增加农民收入。种植水果、蔬菜,施用沼渣、沼液作肥料,既增产、又优质,既好吃,又能卖好价钱。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效措施,又是减轻环境污染、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农村沼气年产量130多亿立方米(约为全国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0%),减排二氧化碳5000多万吨,生产有机沼肥近4亿吨,为农民增收节支400多亿元。农村沼气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消除疾病传染源、降低疫病发生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善政策应对新挑战

《中国投资》:随着农村沼气发展,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服务体系不完善、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您能否介绍一下,为何会出现这些新情况?

高俊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畜禽养殖方式的变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沼气建设面临一些新情况,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服务体系有待加强。近年来,随着沼气池数量的增加,使用不方便、产气率低等问题也在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服务体系不完善。虽然近两年中央大幅度加大了对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加强了硬件建设,但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二)大中型沼气向农户供气率不高。一方面,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求建设大中型沼气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已建的大中型沼气,大部分是为了解决自用能源,向农户供气率不高,有的甚至把沼气排入空中,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空气。

(三)扶持政策有待完善。近年来,中央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标准,但一些地方安排的沼气资金较少,或者地方安排的资金没有与中央资金配套使用,仅靠中央补助的资金,一些经济上较为困难的群众建不起沼气池。

(四)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不够。与沼气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还有较大差距,平均池容产气率低,提纯压缩技术落后,沼气用途也有待拓展。同时,为提高低温情况下的产气率,在工艺技术和低温菌种等方面也还要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

《中国投资》:对解决这些问题,您有何建议?

高俊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公路、沼气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沼气建设对于落实上述要求,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十二五”期间,应该按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沼气工程建设和管理力度,使沼气工程在规模和管理上再上新台阶,发挥更多更好的效益。

(一)进一步增强对沼气认识。认识决定行动。今后应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基础上,通过加强宣传、报道等,使更多的单位、更多的人,进一步增强对发展沼气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加对有关情况及常识的了解和重视。

(二)在有关规划和计划中,应把沼气工程作为农村能源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国家和地方科学编制《农村沼气“十二五”建设规划》以及实施方案,对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等加以明确。在出台扶持政策和安排项目资金时给予倾斜。

(三)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户用沼气巩固率和利用率。2007年以来累计安排中央投资20多亿元,用于购买进出料车和维修设备等,今后,在规划和计划中,应优先安排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健全县、乡、村3级沼气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机制,推广“全托式”和建管用“一条龙”等成功的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探索推广服务体系市场化运营,或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安全、方便、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加强对沼气用户使用知识培训,提高群众的技术素质,及时排查解决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一是中央有关部门与地方加强协商配合,使多渠道的资金统筹安排,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支持力度。二是根据物价上涨和资金可能等因素,多级政府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同时调动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农村沼气建设和使用考核评价体系,把资金安排与完成情况、考核情况挂钩,进一步提高政府资金的综合效益和农民满意度。四是发展“产业沼气”,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沼气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引进、研发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提纯压缩和管道输送、气罐使用等技术,拓展沼气产品用途。

(五)进一步优化沼气发展结构,提高大中型沼气向农户的供气率和沼渣沼液的利用率。根据养殖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在继续支持户用和联户沼气池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和秸秆沼气项目的支持力度,并解决好供气、用气双方的关系,提高大中型沼气的产气率、向农户的供气率和沼渣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

(六)进一步提高沼气发展的科技含量。为了加强沼气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试点示范,2010年启动了科技支撑项目,专项安排资金,主要用于提高产气率、扩大沼气应用范围、提高沼气利用效益等方面的建设。同时,今后应更多地跟踪了解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从国情出发,进一步加快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发,对效果好、成本低、方便实用的技术,要加大推广力度,不断推进沼气产品更新换代。

科技支撑专项推动沼气创新

《中国投资》:您能否介绍一下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启动的农村沼气科技支撑项目的情况?

高俊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多次联合到地方调研,认真总结近年来沼气项目实施情况,研究分析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和农业部计划司、科教司联合在北京召开农村沼气科技创新专家座谈会,研究分析农村沼气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探讨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提出了加强沼气科技创新的思路和需要突破的重大关键技术。专家们一致认为,国家支持开展沼气科技支撑项目建设是提升沼气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村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会议明确了科技支撑项目的主攻方向、安排原则、申报条件和有关要求等,并进行了部署。

专家座谈会后,根据申报要求,有20多家沼气科研单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报来了科技支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中介机构两轮评审,从中选出8个备选项目。在此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有关司又对备选项目进行了认真研究,专门听取项目单位的汇报,从中选出4个针对性强、易见效、能推广而且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好、兼有区域代表性的项目,以使入选项目既能解决当前沼气科技创新的瓶颈问题,又能较快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在项目前期工作深度达到要求的条件下,国家在2010年农村沼气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3161万元,支持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这4家农村沼气科研实力强、积极性高的单位承担沼气科技支撑项目建设。

沼气科技研发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是改造沼气科学研究所能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建设大中型沼气标准化装备的中试基地。通过项目建设,一是提高各种类型尤其是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发酵水平;二是探索实现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生产装备标准化、工艺参数科学化的途径;三是在沼气池型、菌剂、设备、技术等方面创新。项目实施将力争缩小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在技术装备、工程设计和池容产气率等方面与德国等国家差距。

产业沼气工程平台建设项目,主要是根据我国大型沼气工程迅速发展的形势,建设产业沼气(也称“生物天然气”)高效生产和高值利用的中试工程基地,为开发大中型沼气工程快速、大量、连续产气和沼气净化、提纯、压缩等关键环节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撑。通过项目建设,解决沼气工业化生产的瓶颈问题,使沼气能向天然气和液化气一样,由管道和气罐(瓶)输送和装运,并可当作车用燃料方便地使用。

西北地区农村沼气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是针对户用沼气和中小型沼气工程,解决多原料混合发酵、沼气池易结壳、季节产气差异较大、脱硫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改造沼气发酵与利用实验室、配置仪器设备,开发沼气池自动破壳装置、高效脱硫装置、双级太阳能保温技术、易于推广的新型沼气池等,提高户用沼气和中小型沼气工程的产气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东北地区农村沼气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是针对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的特点,低温不仅制约沼气的正常产气,甚至影响部分沼气池的安全过冬。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实验条件,多为东北高寒地区开发孵化出沼气增温保温的实用技术,改善沼气发酵环境,使东北地区沼气使用时间和平均产气率大大增加。

目前,农村沼气科技支撑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3161万元已经下达。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也将进一步对项目开展实地调研,及时了解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确保国家投资发挥最大效益,使项目在农村沼气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方面切实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