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产业企业 > 智能网联汽车为车联网发展提速

智能网联汽车为车联网发展提速

智能网联汽车为车联网发展提速

文| 吴楚骁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

 导 读 

预计2025年联网汽车渗透率将达到95%。同时由于2020年5G技术的推广应用、V2X技术发展、用户增值付费提升等因素,智能网联汽车将为市场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发展现状

产业环节

企业动态

市场预测

重点投资方向

发展现状

中国车联网市场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已超过500亿元。车联网服务需求逐渐增大,相关功能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考量。虽然我国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但新车装载车联网装置比例在逐年稳步提升,2018年新车渗透率约为70%,新增联网车辆超过2000万辆。除新车外,还有大量的后装市场,联网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联网汽车保有量接近3800万辆。由于市场处于增长培育阶段,用户付费意愿不强,目前车联网市场以硬件为主,信息服务和通信运营收入占比较低。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也依靠联网车辆的数量增长和单车硬件成本的提升。

产业政策从产业规划、技术法规、基础配套三个方面推动车联网产业发展。目前车联网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下一步发展重点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由于产业处于培育、孵化阶段,政策主要通过宏观规划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和技术测试管理办法为技术研发提供基础条件。在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五项重点任务。一是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化发展。重点突破决策控制平台、LTE-V2X、5G-V2X等无线通讯网络关键技术等。二是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测试验证与示范应用。重点包括全面实施《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适时发放频率使用许可、推动在机场、港口和园区开展自动驾驶出行等示范应用,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等。三是合作共建,推动车联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综合大数据和云平台,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等。四和五是推动提升市场渗透率和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看,目前中国车联网产业处于网联辅助信息交互阶段。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更加重视发展车联网产业。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上,我国将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相结合,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并将智能化技术分为5个等级,网联化技术分为3个等级。网联化技术分为网联辅助信息交互、网联协同感知、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三个等级,目前我国正处于以地图、交通流量、交通标志等车辆信息和互联网信息通讯为主的初级阶段。随着5G技术的逐步应用,网联协同感知技术将开始得到应用。

产业环节

车联网产业链条长,产业角色丰富,从上游到下游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制造业中整车厂作为核心位置,一方面作为终端、软件、服务的集成者,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同时也在开展自身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业务。通信芯片和通信模组由于涉及通信技术,门槛较高,主要参与者都是华为、大唐、中兴以及国外的高通、英特尔等通信行业领先公司。服务领域,通信运营商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主,同时运营商也在积极拓展其他车联网领域业务。车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方面,包含了传统TSP供应商如安吉星等、主机厂自有TSP平台以及新兴车联网创业公司。从整个产业链条看,初创型企业更多的集中在车载终端设备、交通基础设备、软件开发、信息和内容服务等市场刚刚起步或者门槛较低的环节。

产业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运营盈利模式不清晰和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有待突破。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逐步发展,大量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将目光投向移动互联网的重要载体——汽车,进行软硬件开发和信息服务。但由于我国用户消费习惯和用车习惯,偏向于将车联网设备作为提升新车配置水平或者后装硬件,软件和服务付费意愿较低,导致软件和服务公司盈利模式不清晰,联网车辆饱和后市场缺乏增长空间。着眼未来,作为车联网未来重要增长点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体系,在高精度定位与地图、通信与信息交互平台技术、集成控制系统、电子电气架构、信息安全技术、道路基础设施等方面,需加快研发速度,解决产业化应用问题。

车联网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整车及互联网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对注册资本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车联网相关企业进行分析,广东企业数量达到24%,是全国最主要车联网产业基地。江苏、浙江、上海分布较为平均,凭借长三角地区雄厚的汽车产业链基础合计份额超过23%。同时北京凭借互联网产业基础和高新技术企业基础,占比为7%,结合产业资源分布,可以看出北京的企业数量虽少,但是规模较大。

企业动态

车、联、网三类龙头企业均在加强车联网产业布局,汽车和互联网企业主要关注较为成熟的车载信息服务领域,通信企业为下一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建设基础。

“车”类企业包括主机厂和零部件厂,以自主品牌为首的整车企业对车联网功能越来越支持,并加大自身对车联网终端的控制和研发力度,以保证产品竞争力,如上汽与阿里合作成立斑马网络、吉利专门成立车联网子公司亿咖通、长城与仙豆智能的战略合作等。

“联”类企业指通信服务和设备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成立了下属的车联网部门与子公司,力图从网络运营和基站建设着手,协同制定车联网应用标准,引领行业发展。通信芯片同样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国内以华为、大唐、中兴为主,开展LTE-V2X芯片和5G通信芯片的研发。

“网”类企业中,互联网巨头BAT均在车联网领域有所布局,阿里的布局通过斑马和高德全面切入车联网系统、导航服务、高精地图等;百度则发布小度车载OS和carlife手机车机互联系统,其中carlife已经成为业内主流方案;腾讯推出TAI汽车智能系统,衍生出安全语音收发微信、车载小程序、场景化地图以及多模人机交互四项产品能力。

市场预测

中国车联网产业在宏观政策、潜在市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将保持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巨大、保有量不断提升,新车搭载智能网联终端的比例将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联网汽车渗透率将达到95%。而随着技术和服务的不断发展,用户对车联网功能的付费意愿也将提高。短期车联网市场增长主要依靠车载信息服务领域的新增硬件和用户增值消费,2019年将接近700亿元,2021年将达到1100亿元。同时由于2020年5G技术的推广应用、V2X技术发展、用户增值付费提升等因素,智能网联汽车将为市场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重点投资方向

车载通信芯片、定位芯片、通信模组等将进一步加强国产化,市场潜力较大。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到来,芯片所占成本将持续提升,预计2020年每辆车将使用1000颗芯片。政府大力支持国内厂商自主研发芯片,以获取产业链上的高附加值。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积极的政策支持下,开发国产车载通信芯片、定位芯片、通信模组等车联网核心零部件将成为产业发展重点。

车载智能终端传统零部件厂商强势,可重点关注语音识别、AI算法、手势控制等新兴核心技术供应商。车联网产业中硬件产品如中控屏、T-BOX等主要由传统汽车电子零部件厂商主导,由于较强的定制化需求和传统的合作关系,市场集中度不高。随着厂商对车联网重视程度的增强,主机厂趋向于自主研发车机系统以提升竞争力、掌握用户数据。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司更倾向于发展车联网核心技术,如语音识别、AI算法、手势控制、导航系统、操作系统等。

V2X路侧协同终端和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巨大,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我国公路里程超过477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13万公里,道路基础设施市场空间巨大。车路协同和智慧交通技术有望在营运车辆优先推广,我国营运车辆超过1500万辆,其中360万辆接入我国“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监控系统”。现阶段营运车辆联网主要是对车辆运行状态和范围的监控,处于智慧交通的初级阶段。我国智慧交通和车路协同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空间较大,相关产业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TSP信息服务商业和运营模式仍在摸索,长期看资本巨头和汽车厂商战略布局,但存在与主机厂深度合作的第三方公司市场空间。信息服务等对规模化要求较高,在导航、娱乐、数据、内容等方面可关注业内领先企业。优秀的车联网系统已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提供利润丰厚的产品溢价。主机厂评估自身研发和运营能力,产销规模大、研发能力强将与供应商合作,自主研发和运营车联网业务;如产销规模不足,则与互联网平台和系统集成商合作,引入优秀车联网系统,提升产品竞争力。


编辑 | 张   梅

设计 | 孙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