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产业企业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年12月
文|吴迪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

导读

“要从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持续稳定资金人才保障、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科技领域国际影响力四个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存在的突出问题

● 多措并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我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已取得重大进展,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夯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人才培育力度持续加大。但存在基础研究投入有待加强、引领性创新型企业和关键领域的全球顶尖人才缺位、科技成果全球影响力有待提升、国际标准话语权较弱等难题。基于此,要从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持续稳定资金人才保障、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科技领域国际影响力四个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进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位列第11位,是10年来上升最快的经济体,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根据OECD数据,2001~2019年,我国研发支出年均增速为15.87%,领先于美国(4.84%)、日本(3.08%)、韩国(9.51%)、德国(5.47%)、英国(4.41%)等发达国家。2019年,我国研发投入总额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额的22%,高于日本的7%和德国的6%,仅低于美国5个百分点。2000~2019年,我国对全球研发支出增长贡献率位于世界第一,高达29%,高出美国6个百分点。如果当前趋势保持不变,我国有望在未来十年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研发支出最大的国家。

二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我国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壮大。我国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基础研究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至6.6%,高出2012年1.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成功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国产大飞机实现市场化运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技术有力推动我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光电子技术带动产业规模占全球近一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占全球市场近三成。

三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夯实。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潜能。2023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7.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龙头企业科技引领作用彰显,华为、中兴等企业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和服务提供商,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中小企业活力十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四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2014年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2015年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10个方面143项科技体制改革任务;2016年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将百余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整合成五大类,科技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据科技部统计,仅2016年立项实施的科研项目数量与改革前相比减少了约50%,平均资助强度增加约54%。2018年提出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21年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将“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作为新阶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极大释放了创新引擎的动能,助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五是科技人才培育力度持续加大。我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持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据科技部数据,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理工农医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人数达297.3万人,R&D人员总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科技人才培育环境持续优化。我国稳步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原创、前沿、交叉科学问题研究,加快推进青年科技人才减负行动,保证青年科技人才参与非学术事务性活动每周不超过1天、每周8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科研学术活动。

 

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国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基础研究、人才、影响力、话语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基础研究投入仍有提升空间。据OECD公布数据,我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89%上升至2021年的2.43%,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2.72%,分别低于韩国(4.93%)、美国(3.46%)、日本(3.3%)、德国(3.13%)、英国(2.91%)。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支出仅占GDP的0.16%,低于韩国的0.73%、美国的0.51%、日本的0.42%。

二是缺少引领性创新型企业和关键领域的全球顶尖人才。据《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数据,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340家,低于美国的703家。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的《2023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Top20》榜单中,我国仅有华为、比亚迪2家企业入围,美国企业霸榜15家。全球科技上市公司50强中,美国有26家企业登榜,我国仅有11家。关键领域全球顶尖人才较为缺失,如59%的世界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美国工作,而我国只有11%。

三是科技成果的全球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国知识产权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交易较少,全球超75%的知识产权交易额均发生在美国、欧盟、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地区,我国长期处于知识产权交易额净进口状态。根据WTO数据,2022年,我国实现知识产权出口总额占世界知识产权出口总额的3%,低于美国的28.5%、德国的10.8%和日本的10.4%。据OECD数据,2020年,我国拥有三方发明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10.2%,低于日本的30.3%和美国的22.6%。我国在全球科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仍弱于美国,2023年我国S&E世界前1%高被引论文份额为30.8%,低于美国的39.3%。

四是制定技术国际标准的话语权较弱。标准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掌握制定技术的国际标准话语权,就掌握了技术商业化的主动权,甚至是国际贸易主导权。我国作为ISO的六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制定的标准数量不及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数量占总数的比重高达95%。我国提交ISO、IEC且正式发布的国际标准仅占1.58%,我国承担ISO、IEC技术机构主席的占比也只有4.8%。

 

多措并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塑全球竞争优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亟需加强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筑牢坚实屏障。

一是锻造利器,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大基础研究力度,集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集中力量攻克原创性、关键性技术。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创新的重要作用,引导科研人员聚焦基础学科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加大对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投入,抢占未来产业先机。完善基础学科教育体系,鼓励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未知新兴学科,勇闯创新“无人区”。

二是多管齐下,持续提供稳定的资金人才保障。拓宽投资渠道,统筹财政政策、科技贷款、创业风险投资等多渠道融资方式支持科技企业。继续加大对高技术企业、中小微企业和初创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撑作用,创新金融服务企业的方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引导高素质人才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注重科技领域人才培养。积极搭建人才内外交流平台,鼓励国内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积极与国外一流科研单位开展多样化合作,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优化科研管理服务,完善科研奖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工作效率和福利待遇。

三是多方协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和产业方向,激发高校、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出创新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更多产业孵化和中试基地,促进优质科研成果实现“从1到N”转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确保科技成果实现价值最大化。健全科技转化中介服务体系,搭建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平台,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多方式鼓励大型创新企业对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供应链,营造全社会创新的良好生态。

四是扩大开放,提高技术国际影响力。鼓励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大与美西方国家科技合作力度,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拓展与欧盟联合攻克新兴技术合作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多边组织等平台,拓展我国在前沿技术的国际合作空间,充分挖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提高全球科技领域标准话语权,积极关注并主动影响国际标准政策的新发展方向及规则程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常任理事国作用,搭建我国与国际标准组织开展标准合作的平台,向全球推广我国标准。建立国际标准孵化项目库、主要产品性能指标国际标准对比数据库,提高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