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产业企业 > 中国交建:中企走出去的典型样本

中国交建:中企走出去的典型样本

文/ 董光耀 张梅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外的业务版图已扩至12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港口设计及建设企业、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成为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典型样本

48日,一则BBC(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引起世界关注,澳大利亚政府当日批准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收购澳洲建筑商巨头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集团。

这仅仅是中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的缩影。前段时间,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宣告一带一路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而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在这个战略框架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将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工程建设市场。

在中国企业大规模参与海外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交建走在前面。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建的业务范围已经扩展至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业务版图也已扩展至12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设计及建设企业、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等。

事实上,中国交建在海外投资中并非一帆风顺,其海外投资经历,却也是中国企业走出的典型样本。

海外布局历史脉络

“以历史的眼光观察中国交建‘走出去’的发展历程,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交建海外业务转型升级的路线图”,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陈重说,中国交建“走出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历经30多年的发展积淀,由劳务输出起家的初步阶段,发展到目前以境外投资经营为标志的全产业链输出阶段,正由国际化的中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升级发展。

《中国投资》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中国交建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而成。而中国路桥的前身是交通部援外办公室,从1958年开始就走出国门承担中国政府对外援助项目建设。因此,中国交建国际业务的拓展,事实上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

如同所有的跨国公司,中国交建在开拓国际业务中也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梳理其整个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每个阶段国际环境与自身实力的不同,使其业务发展的重心也不尽相同。

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港湾与中国路桥在海外开始实施简单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市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工程项目主要为公路、桥梁、码头、港口等,风险不高,利润更不高。据中国交建一些老员工回忆,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受到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局限,还只能承揽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从而利润微薄。而到了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企业在海外开始从事设计施工总承包业务,市场区域由中东北非地区拓展到东南亚、南亚、非洲地区,工程项目从路桥、港口码头扩展到市政工程、建筑、工厂厂房等。

时间进入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交建的技术、装备、人力资源和标准逐步得到了国际社会高端建筑市场的认可。工程承包方式由过去的分包、施工为主逐步发展为总承包工程项目为主,并开始进入投资等新业务领域,市场区域遍及亚洲、非洲、中东欧、拉丁美洲,工程项目扩展到机场、实业、贸易等。特别是2006年中国交建正式组建之后,公司实力快速提升,成为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

2010年至今,中国交建已经发展到交通基础设施及相关领域的全产业链的服务输出,集团参与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显著增强,参与所在领域的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条件更加成熟。目前中国交建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业务,在9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53个驻外机构,业务广泛分布于亚、非、拉、欧、美、澳,其中在93个国家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在86个国家开展港机和装备制造业务。2014年在ENR 250家国际承包商位列第9,连续8年保持中国上榜企业第1名,在全球最大150家设计企业排名第11位,继续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1名。

组织支撑

如此庞大的业务覆盖范围,其背后需要有强大的组织支撑,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中国交建也不例外。

陈重介绍说,中国交建是通过国际化经营组织变革来支撑国际业务,其顶层设计的核心是坚持走“一体两翼”为核心的道路,按照“四位一体”的海外运行机制组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形成中国交建总部、平台公司、专业公司、驻外机构之间价值共享、融合发展的“一体”生态系统网络。在“一体”中,中国交建海外事业部成立于20115月,负责海外业务的统领统筹,协同集团总部各部门一起营造有利于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管控和运营支撑系统;“两翼”指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团内的传统外经平台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有条件进一步突出其优势。

中国交建海外业务部是海外业务发展和管理的责任主体,由中国交建提供模拟资本金,按模拟法人实体化运作机制运行。海外事业部代表中国交建海外业务整体利益,其管理范围是中国交建在境外开展的各项业务。海外事业部主要是构建中国交建海外业务的战略管控中心、资源整合中心、绩效评价中心、风险管控中心、投资管理中心、价值服务中心。

海外事业部集海外发展责任和管理责任于一体,在集团内工作职责和任务可以概括为8个字,即“引领”“管控”“支撑”“执行”。“引领”体现的是:战略实施、高端高层次对接、扩大中交品牌影响力、区域化市场布局、海外文化落地、属地化发展、海外收并购;“管控”强调的是:境外投资、合法合规经营、项目管理、驻外机构设立、授权管理、外事外派管理;“支撑”聚焦的是:与国内相关机构的对接、对平台公司的支撑、对专业公司海外体系建设的支撑、海外基地的筹划与建立;“执行”着力的是:新市场开拓、新领域开发、国际化人才战略、财务管理、绩效体系、投资选择。

2015年,海外事业部重点要在集团层面统筹重大资源配置安排。涉及海外发展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和向产业链高端拓展的投资、参股、并购等资金安排和资源配置要经集团统一筹划、统一调拨、统一安排;重点确保海外项目优先使用资源,境外资金首先投入海外,保障海外发展。

在陈重看来,这种国际化经营组织运营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促进集团系统内30多家海外业务主体的产业链和业务资源按照价值链最优组合原则形成协同力量,以组合优势、整体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项目落地

20149月,在习近平主席和斯里兰卡前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交建签约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特许经营协议,这个融交通基础设施、一级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三业一体的大型综合类投资项目,对中国交建来说,意味着由传统的工程承建商,转变为可以帮助业主进行区域经济的全局规划,这也推动了中国交建由承包商向投资商、发展商、运营商的转型升级。

目前,作为投资主体中国交建正在为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吹填出230公顷的土地,建设港口及港口城市,把科伦坡港口城打造成斯里兰卡中央商务区。该港口城规划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容量为16万人,项目完工后将创造83000个就业岗位。

中国交建不仅在建设一个项目,还在帮助斯里兰卡打造印度洋航运中心,帮助当地建设临港工业区,并且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让当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这种创新,它既包含理念创新,也直接体现为核心业务流程的创新重塑。这种全过程、全方位为业主提供帮助,从无到有,由愿景到现实项目,这一过程,我们的角色也完成了华丽转身,由传统的工程承建商,转变为可以帮助业主进行区域经济的全局规划,帮助他们形成稳定的经济环境,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在谈到该项目对中国交建的意义时,陈重如是说。

中国交建在几十年的海外经营发展历程中,建造了一大批重点项目,为项目所在国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卡塔尔多哈新港-港口基础与防波堤施工项目为总承包项目,业主为卡塔尔政府,这也是中国交建通过激烈的国际竞标在中东地区获得的单个项目合同额最大的工程。

另外一个让中国交建引以为傲的项目——蒙内铁路,这也是国际上第一条完全采用中国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的现代化新型铁路。中国交建以设计、采购和施工总承包(EPC)方式总体承建和参与运营管理,也使得我国铁路装备、标准和管理“走出去”。这种模式的成功,正如中国交建董事长刘起涛在接受《改革内参》专访谈话的结尾部分所总结:“我们的理解,世界一流企业应该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这是中国交建的核心追求。现在,中国交建正在调动全部资源去做这件事”。

不仅如此,中国交建设计承建了全球10大集装箱码头中的5 个、世界10大斜拉桥中的5座、世界10大悬索桥中的4座和世界10大跨海大桥中的5⋯⋯

未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规划的推进,中国交建在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追踪了100余个项目,并在一批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和早期收获,运作并促成了一批起点高、影响深、规模大的一带一路项目、“三廊”项目、互联互通项、非洲三网一化项目和461合作项目、项目群,已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