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武汉城市圈”的提出与规划
●“五个一体化”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武汉城市圈奋力推进同城化发展
20年来,武汉城市圈经历了“谋划-规划-实施-完善规划-再实施”的过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正朝着建成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重要支点的目标不断前进。
⬆ 2022年8月12日,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座大型铁路客运站武汉东站开通运营。武汉东站是武汉“1+8”城市圈的综合交通枢纽站,也是武汉铁路枢纽“五主两辅”客运布局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摄)
“武汉城市圈”的提出与规划
2002年4月25日,以湖北省社科院为牵头单位、武汉市7家单位参与的“武汉及周边城市群研究课题组”正式成立。5月中旬,课题组向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提交课题报告。5月下旬,在武汉市委会议中心,由武汉市委、市政府牵头召开武汉及周边8城市领导座谈会。后来,这一次会议被视为武汉城市圈启动的标志。当时会议用的名称叫“武汉及周边城市群”。此后,还有“武汉1+8城市圈”、“武汉城市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等多种叫法。2003年4月5日,湖北省社科院专家提出用“武汉城市圈”这一名称,被采纳。
2004年下半年,开始酝酿规划编制。2005年,规划编制组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作为组长单位,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为副组长单位。 历时两年,编制组提交《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送审稿)》。2007年5月8日,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在此基础,编制组又提交《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6年至2020年。因当年底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重心转移到编制试验区实施方案,直到2009年湖北省发改委才正式发布《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规划期仍为2006年至2020年。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共分12章,分别介绍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以及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环保和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的具体思路等。 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推进器、内陆地区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家层面提出“长江经济带”是2013年底,而湖北省提前多年就将武汉城市圈定位为长江经济带的“关键接力点”,充分证明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前瞻性。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的核心是“五个一体化”。在产业布局一体化方面,重点是打造10条产业链。以“汽车产业链”为例,依托销售武汉东风汽车公司,上游延伸至冶金工业的汽车钢板轧制、铸件、锻件及有色金属等,下游延伸到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汽车总装,带动金属加工、电子、电器、仪表、橡胶轮胎、塑料、玻璃等相关产业。具体分工为: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建立与整车生产相适应的大型零部件生产企业,重点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关键汽车零部件;周边8市则分别建立产品各有侧重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在城乡建设一体化方面,《规划》将武汉城市圈及周边腹地分为三个圈层,即距武汉中心城区80公里以内的核心圈、80—150公里的紧密圈、150—300公里的辐射圈。
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规划》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建成交通一体化格局,实行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智能化,形成“辐射周边、畅达全国、资源共享、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电网基本实现现代化,供电得到全面保障;城市圈建成完善的防洪、供水、农田水利保障体系;建成城市圈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城市圈,信息化进入国家先进行列。
在区域市场一体化方面,《规划》强调在提高武汉商贸资源集聚度的同时,围绕支柱产业,发展配套性强、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形成产业与市场对接与互动发展格局。以市场信息一体化为先导,以网络市场和电子商务为手段,以健全的物流服务体系为基础,加强城市圈内各市场间和客户间的互通、互动、互融。
在环保和生态建设一体化方面,《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处理好河流上下游、平原和丘陵山区以及分属于不同行政区的湖泊湿地等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构建“青山、绿水、蓝天、美城”的生态格局,建立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产业布局科学和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圈。
“五个一体化”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2008年武汉城市圈全力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将“城乡建设一体化”替换为“公共服务一体化”,将原“城乡建设一体化”的内容主要并入“基础设施一体化”,仍称“五个一体化”。到2019年,“五个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
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圈内各市全面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基本实现所有市、县半小时上高速公路目标。武汉到8市以及圈内相邻两市之间的1小时交通圈已经建成,半小时交通圈也基本形成,4条放射线型城际铁路(武汉—孝感、武汉—咸宁、武汉—黄石和武汉—黄冈)均已建成并正式通车,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加快,“铁水公空”等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产业一体化方面,圈内各市错位发展、集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武汉研发、周边生产的格局初步形成,汽车、光电子、化工、纺织等产业出现有序流动和双向转移,上下游产业链开始在城市圈内协同布局,形成多个优势产业集群。
市场一体化方面,统一的市场主体准入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区域内各个城市注册的企业均可冠以“武汉”名称。
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各市在教育、卫生、旅游、科技、文化、信息、社保、体育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教育人才交流,科研资源共享,住房公积金、医保结算信息联通共享等有了实质性进展。
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方面,圈内城市建立了水资源治理保护会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合作机制,围绕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
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仍有部分规划或方案没有落实。如2015年就制订了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四市先行推行电话区号与武汉统一的方案,并已获国家批准,但仍迟迟没有启动,因此广受诟病。与几年前相比,现在武汉城市圈由于手机已广泛普及,固定电话使用率已大大下降,九市电话区划统一后给电信带来损失比原来要小得多,因此主要是满足周边城市民众心理需求,另外企业使用“027”便于招商。湖南省早在2009年6月28日就已实现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区号统一为“0731”,沈阳、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也早与周边地区统一区号了,武汉城市圈电话区号统一仍然进展甚微。
鉴于《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编制较早,为做到与时俱进,湖北省发改委制定了几期三年行动方案。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6月印发的《武汉城市圈(2016-2018)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重点实施的12项示范工程和12项试点工程。两类工程共有24项,每一项工程都有省直厅局单位负责。到方案实施期结束时,少部分完成得较好(如中法武汉生态城示范工程),相当一部分虽然启动了但未达预期目标,还有一部分工程没有实施。
武汉城市圈奋力推进同城化发展
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执行完毕。2020年12月2日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要求突出“一主引领”,提出“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2021年5月19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方案性质与规划接近。9月4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在武汉挂牌成立,实行“实体运行、集中办公”,9个城市派专职人员在武汉市发改委办公。2022年6月18日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继续强调武汉城市圈“一主引领”。
(一)以空间连接形成同城化
国际上有一个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发展的经验公式,即一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可带动50-80平方公里的区域发展。如果不搞同城化,武汉建成区面积就是达到1000平方公里,带动面积也刚好只能带动武汉城市圈。这显然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将孝感、鄂州、黄冈、黄石(含大冶)、咸宁建成区算在内,实现同城化后的“大武汉”直接带动区域可以覆盖江西西北部、湖南东北部地区。
当前,武汉要借鉴广佛同城化经验,加强与鄂州联合,以“大东湖开发区”(包括鄂州葛店开发区)、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和天河、花湖机场“双枢纽”等为依托,推进汉鄂同城化;加强与孝感联合,以武汉孝感临空经济区为抓手,推进汉孝同城化;加强与咸宁联合,以武广高铁、城际铁路为依托,推进武(汉)咸(宁)一体化。以武汉新港为突破口,加强武汉与鄂州、黄冈、咸宁的合作,共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助力“祖国立交桥”建设。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不仅是武汉与周边8市的同城化,还包括周边城市之间的同城化。如黄石、鄂州、黄冈之间,空间距离很近,其中鄂州市、黄冈市隔江相望、一桥相连,黄石建成区已与鄂州市东部的花湖开发区建成区犬牙交错,空间上已连成一片。花湖机场的建设,是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重大举措,目前三市合力打造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更使这一区域的同城化如虎添翼。应进一步加快融合步伐,更深入地开展一体化发展。还要加强黄石城区与黄冈浠水的合作。进一步突破瓶颈制约、破解各种难题;做好规划对接,建立规划沟通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空间布局一体化格局;建立高规格的定期会商机制,切实为跨江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政策环境;探索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目标。
(二)以科技创新引领同城化
举全力共建科创大走廊。湖北省政府建立了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省科技厅牵头组建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创新协同推进办公室。加快武汉市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湖科学城等,推动鄂州、黄石、孝感、咸宁、仙桃等地建设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创新重点园区,推进黄石、咸宁等地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克一批产业技术基础难题。目前,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谋划建设82个重大科创项目,总体开工率已超85%,9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组织实施3300万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重大科技专项,发起设立10亿元的“湖北光谷科创大走廊科创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区域内的创新项目建设。
积极建设“科创飞地”。为充分利用武汉的科教资源优势,黄石、黄冈在东湖高新区设立了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要强化区域协同机制创新。积极推广实践“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各地”的协同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技术协同创新引领同城化发展、同城化促进技术协同创新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三)以产业协同支撑同城化
同城化发展中最硬的“骨头”就是武汉与周边的产业协同发展。应当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推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同城化突破性发展,具体可采用以下七种模式。
一是“总部-分厂”模式。即武汉发展“总部经济”,周边城市发展“分厂经济”。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些行政总部在武汉的企业将企业的加工基地、分厂或者连锁店办到周边城市;另一种是周边城市将企业的总部或者研发总部迁往武汉而生产基地仍留在当地。也被称为“双迁”模式,即总部迁往武汉、生产基地迁往周边。
二是“门店-工厂”模式。即销售门店在武汉、生产工厂在周边。既有武汉向周边扩散产业形成“门店-工厂”模式,也有周边城市的一些工厂将销售中心迁往武汉而形成“门店-工厂”模式。
三是生产要素合作模式。即武汉主要出资金、技术,周边城市主要出土地、劳动力,进行产业合作开发。这在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大型餐饮企业等方面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四是产业链合作模式。即产业上游(或下游)在武汉,下游(或上游)在周边地区,从而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另外,研发“孵化”在武汉、产业化成长在周边,也可算作上下游合作模式。除增加产业链长度外,还通过主业在武汉、辅助配套产业在周边城市的方式增加产业链宽度。
五是“飞地经济”合作模式。主要依托东湖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圈内城市建立“园外园”或托管工业园,形成跨行政区域的“飞地经济”。
六是产业组织协同模式。产业组织分为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要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产业协同。企业内部组织协同,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武汉国药控股在仙桃投资入股,这种形式组织化程度最高,应多鼓励;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协同,就是建立联盟或松散的集团,其门槛较低,易于推行。
七是产业制度协同模式。就是武汉与周边产业准入、行业标准、环境治理、税收、出口退税、报关等方面,在制度上要对接,大体保持一致。前期,武汉的纺织服装企业扩散到黄冈等地之后,遇到到一些制度上的问题,就进行了一些协调。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各市企业“走出去”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也需要体制机制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