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首都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首都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都都市圈的发展重点
●促进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也提出,要加快建设定位清晰、梯次布局、协调联动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因此,立足新发展阶段,着力建设首都都市圈,对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借鉴黄艳和安树伟(2021)的研究结论,首都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包含核心城市北京,以及河北保定、承德、廊坊、唐山和张家口共5个地级市。2020年,首都都市圈面积为133317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为53719亿元,城镇化率为72.5%。
⬆ 2022年6月7日建设中的京唐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是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终至河北省唐山市唐山站,正线线路全长148.7公里(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首都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一)经济规模增幅明显,经济地位显著提升
2010~2021年,首都都市圈的地区生产总值从23840亿元增加至59203亿元,按名义价格测算年均增速为7.16%,分别比全国和东部地区高出0.37和0.01个百分点。2010~2021年,首都都市圈的地区生产总值占京津冀地区的比重从54.5%上升至61.4%。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协作持续推进
2010~2021年,首都都市圈的产业结构由5.4∶36.3∶58.3调整为3.4∶26.0∶70.6,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2.3个百分点。北京准确把握“四个中心”,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和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2020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4%,比2018年提高2.3%①。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围绕2035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要素集聚,积极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带。
通过搭建北京城市副中心(含廊坊北三县)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与廊坊北三县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协同发展。雄安新区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等产业。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家口)承(德)生态功能区分别承接钢铁石油化工上下游产业、航空物流产业、体育文化和会展业等产业。北京与周边城市合作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区,加强产业协作。
(三)核心城市地位突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首都都市圈核心城市北京地位突出,经济总量稳居各城市首位。2010~2021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占首都都市圈的份额从59.2%增加至68.0%。同期,首都都市圈的人口集聚功能保持稳定,产业发展及公共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受疫情影响,2020年首都都市圈的吸纳就业功能略有下降(图1)。
(四)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化体系基本形成
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北京与廊坊、保定等17个县(市)开通了38条公交线路,跨省客运水平不断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体系持续完善,已开通城市副中心线、通密线等4条市郊铁路;(北)京秦(皇岛)、(北)京哈(尔滨)、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投入使用;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唐(山)城际铁路规划建设。京雄2小时交通圈加速构建,(北)京张(家口)高铁、(北)京(崇)礼高速公路、延(庆)崇(礼)智慧高速、市郊铁路S2线均已投入运营。
(五)公共服务合作持续深化,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合作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有16家央属、市属医院与北三县医疗机构开展合作,雄安宣武医院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北京与曹妃甸、三河、张家口、承德、保定等多个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启动实施。北京11家医院与张家口9家市属医院建立合作联系。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保定在技术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
北京市教委与廊坊签订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建立通(州)武(清)廊(坊)教育协同发展等合作机制,落户廊坊学校已达7所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院校与张家口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成立京津冀建筑和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北京与唐山签署中小学教育合作协议,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分别在唐山设立了研究院。
(六)城市空气污染状况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2015~2020年,都市圈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有所下降,北京和保定的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图2)。2017~2021年,都市圈内各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均逐年下降。2021年,唐山、保定和廊坊的PM2.5年平均浓度均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北京、张家口和承德的PM2.5年平均浓度均已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首都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都市圈发育程度有待完善
首都都市圈的城市规模等级存在断层,缺乏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城市等级体系结构不牢固,核心城市能级较低,网络化特征尚未形成。
(二)城市间经济联系有待加强
2020年,北京与廊坊(1.74)经济联系最密切,与唐山(0.45)和保定(0.36)的联系较紧密,与张家口(0.13)和承德(0.09)联系较弱。廊坊、保定和唐山的经济联系相对紧密,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张家口和承德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明显较弱。
(三)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
首都都市圈的三甲医院分布不均。截至2020年底,北京有三甲医院84个,唐山、保定均仅有8个,廊坊、承德均仅有5个,张家口仅有1个。首都都市圈的高水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北京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所,其他城市尚未拥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四)环京地区通勤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首都都市圈的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较薄弱,中小城市间尚未建立一体化交通系统,短途客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树伟,董红燕,2022)。京津冀地区规划的14条城际铁路中,仅有3条建成通车(赵鹏军,2021),城际通道能力仍有待提升。2021年,北京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为364.7km,占全市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里程总长的33.4%,仅有4条市郊铁路投入运营③。
首都都市圈的发展重点
(一)进一步明确都市圈各城市空间功能定位
北京应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承担技术创新、知识溢出与服务管理等工作,做好制度优化和资金基金保障,加快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科技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强化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四大功能。唐山依托曹妃甸新城区发展绿色精品钢铁产业,依托港口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临港产业和海洋产业。廊坊应做好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承接地,推动中部县(区)融入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强北三县与通州协同发展。保定应依托雄安新区,承接北京公共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转移或设立分支机构,以及软件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优势企业和企业总部入驻。张家口要把握冬奥会举办和高铁开通的机遇,发展冰雪产业、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和特色农牧产业。承德凭借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医疗康复养老养生基地(金田林,李江龙,李天炀,2020;肖金成,李博雅,2020)。
(二)加强京津“双城”合作联动
滨海新区应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与北京联合打造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园区,发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领域,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及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天津推进京津都市连绵带建设的战略研究课题组,2021)。
(三)推动三大都市圈耦合互动
明确首都都市圈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引领作用,支撑和带动天津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发展。提升天津和石家庄两大核心城市能级,加强核心城市之间、都市圈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安树伟,2022)。促进首都都市圈、天津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融合发展,建设三大都市圈之间的快速交通通道,强化三大核心城市的经济联系,打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肖金成,李博雅,2020;黄艳,安树伟,2021)。
(四)强化“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建设
建设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深化通州、大兴、房山等区与北三县、固安、武清等环京周边地区密切合作,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京津雄地区“功能圈”,深化雄安新区与城市副中心“两翼”协作,形成错位联动发展格局;唱好京津“双城记”,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园区建设发展,推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的规划衔接融合,用好津冀出海通道。建设节点城市“产业圈”,共同改善区域营商环境,支持重点产业承接平台建设,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共建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④。
促进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都市圈内中小城市的承接能力
完善中小城市的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功能,培育一定数量的大城市。推动中小城市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探索建立都市圈内跨行政区域的产业转移和园区合作机制。加强中小城市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的连接,提升中小城市公共设施的配置标准,结合社会力量发展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邬晓霞,黄艳,高见,2020)。
(二)推动都市圈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打造自主品牌,推动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经营新模式;促进文化、旅游、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特色休闲旅游新模式(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等,2020)。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倾斜,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人力资源要素市场(马燕坤,2022)。
(三)畅通都市圈内要素流通渠道
构建城际铁路,联通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机场、雄安新区以及各城市主要交通枢纽;打造市郊铁路,保证与城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无缝衔接;建设城乡公共交通,完善城乡客运班线与城市公交对接(公丕明,公丕宏,张汉飞,2020)。增加城际铁路、市郊铁路等列车往返班次,优化都市圈内公交运营方式,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傅娟,耿德伟,杨道玲,2020)。外拓环线路,延伸冬奥服务道路,优化都市圈公路网络联通结构。加强航空港、港口、铁路和公路的分工协作,推进水铁联运、空铁联运、公铁联运,提升跨区域接驳运输服务水平(赵鹏军,2021)。
破除首都都市圈的制度障碍,消除行政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准入机制(安树伟,安琪,2021)。加快消除户籍壁垒,合作培养高端人才,构建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加快统一技术标准,鼓励科技研发和转化,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产权激励机制;推进金融服务同城化,贸易投资便利化,征信体系一体化,打造金融服务共享平台。
(四)提升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推动学校跨省域合作办学,开展教育对口帮扶和专项经费补给。构建教育科研资源互利共享平台,支持教师互聘,学分互认,学生互选课程和访学交流。推进产教融合,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鼓励北京有条件的医院在周边城市建立分院或合作办院,支持远程医疗,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医务人员异地交流。推进都市圈内病例、医学检验结果和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共享。构建都市圈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信息共享平台,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制度,使都市圈医保目录和报销政策有效衔接。统一都市圈养老服务标准和政策,加快实现养老补贴跟着老人走,满足养老需求。
(五)持续改善都市圈生态环境
立足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合理划分空间用途,建设都市圈生态保护区,推动国土空间“三条红线”规划和落地。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监测监控体系,实施都市圈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共建共治。提高执法标准和监测力度,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使用绿色、超低能耗建筑,坚决关停重污染企业,对化工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建立合理统一的生态补偿标准和健全的实施保障机制;促进补偿资金来源多元化,开发绿色融资补偿产品;促进补偿方式多元化,建设生态资源使用权交易市场。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津冀协调发展重大区域战略实施效果综合评估与政策优化研究》(批准号:22AJL003)】
注:
①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EB/OL]. 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108/t20210818_2471375.html,2021-08-11.
② 包括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北京五中大厂分校、廊坊益田翰德学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廊坊校区、香河市北京景山学校大爱城分校、廊坊京城学校、香河富力新城配套学校
③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2022年。
④ 徐美惠.2022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要点发布,涉173项重点[EB/OL].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4992534914366.html,2022-04-14.
参考文献:
1. 安树伟,安琪.加快建设石家庄现代化都市圈[J].前线,2021(11):73-76.
2. 安树伟,董红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效果中期评估[J].经济问题,2022(4):1-9.
3. 安树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政策完善[J].河北学刊,2022,42(2):159-169.
4. 傅娟,耿德伟,杨道玲.中国五大都市圈同城化的发展审视及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0(6):101-110.
5. 公丕明,公丕宏,张汉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演化与改革方向[J].区域经济评论,2020(6):63-70.
6. 黄艳,安树伟.我国都市圈的空间格局和发展方向[J].开放导报,2021(4):15-23.
7. 金田林,李江龙,李天炀.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分布特征与演进趋势[J].商业经济研究,2020(9):154-158.
8. 马燕坤.京津冀地区都市圈科学界定和高质量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2(3):118-126.
9. 天津推进京津都市连绵带建设的战略研究课题组.天津推进京津都市连绵带建设的战略研究[J].天津经济,2021(1):3-11.
10. 邬晓霞,黄艳,高见.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提升对策研究[J].城市,2020(2):18-26.
11. 肖金成,李博雅.京津冀协同:聚焦三大都市圈[J].前线,2020(8):59-65.
12. 赵鹏军.破解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难题的七个抓手[J].前线,2021(1):63-66.
13.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与趋势研判[J].改革,2020(9):128-138.